甲醇測定方法介紹--變色酸比色法
一、原理
空氣中的甲醇被水吸收后,在酸性溶液中甲醇被高錳酸鉀氧化成甲醛,再與變色酸作用生成紫色化合物,比色定量。
二、干擾及消除
甲醇與其他醇共存時,對本法有干擾,此時應選用氣相色譜法進行測定。
三、方法的適用范圍
當采樣體積為20L時,取5ml樣品溶液測定,檢出下限濃度為0.3mg/m3,其測量范圍為 0.5~5mg/m3。
四、儀器
①多孔玻板吸收管:普通型。
②空氣采樣器:流量范圍0.2~1.0L/min,流量穩定使用時,用皂膜流量計校準采樣系列在采樣前和采樣后的流量,流量誤差應小于5%。
③具塞比色管:10,20ml,體積刻度應校正。
④分光光度計:用20mm比色皿,在波長570nm下,測定吸光度。
五、試劑
①吸收液:水。
②1%高錳酸鉀溶液。
③0.5%變色酸溶液:稱量0.5g變色酸二鈉鹽[1,8-羥萘? 3,6-二磺酸鈉,C10H4(SO3Na)2(OH)2]溶于水中,加水到100ml。放冰箱中保存,可使用15d。
④5%亞硫酸鈉溶液:稱量5g無水亞硫酸鈉,溶于水中,加水至100ml,此液可用一周。
⑤(1+3)硫酸溶液。
⑥標準溶液:于25ml容量瓶中,加入10ml水,準確稱量接著加入5滴甲醇,再準確稱量。兩次稱量之差即為甲醇的質量。然后加水至刻度,計算1ml溶液中甲醇的含量。臨用時用水稀釋成1.00ml含20μg甲醇的標準溶液。
六、采樣
串聯兩個各裝8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,以0.5L/min流量,采氣20L,記錄采樣時的溫度和大氣壓力。
七、步驟
①標準曲線的繪制:
各管加入2.5ml(1+3)硫酸和1.0ml 1%高錳酸鉀溶液,搖勻。放置5min,加1.0ml 5%亞硫酸鈉溶液,搖勻。沿管壁加入 5ml 硫酸冷卻后搖勻,加入1.0ml 0.5%變色酸溶液,搖勻。放入沸水浴中加熱 15min,取出冷卻。用20mm比色皿,以水作參比,在波長570nm下,測定吸光度。以甲醇的含量(μg)為橫坐標,吸光度為縱坐標,繪制標準曲線,并計算回歸線的斜率。以斜率的倒數作為樣品測定的計算因子Bs(μg)。
②樣品測定:采樣后,將吸收液分別全部移入兩個比色管中,用少量吸收液洗滌吸收管,合并倒入比色管中,使總體積各為10ml。然后,各準確取5.0ml樣品溶液,按繪制標準曲線的操作步驟,測定吸光度。
在每批樣品測定的同時,用5ml未采樣的吸收液,按相同操作步驟作試劑空白的測定。
八、計算
空氣中甲醇濃度按下式計算:
式中:c——空氣中甲醇的濃度,mg/m3;
? ? ? ? ? A1——第一吸收管樣品溶液的吸光度;
? ? ? ? ??A2——第二吸收管樣品溶液的吸光度:
? ? ? ? ??A0一一試劑空白溶液的吸光度;
? ? ? ? ??Bs——用標準溶液繪制標準曲線得到的計算因子,μg;
? ? ? ? ??V0——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的采樣體積,L。
九、精密度
當吸收液中甲醇濃度為10、30、50μg/ml時,其相對標準差分別為8%、5%、4%。
十、說明
①加入硫酸時要在冷卻下沿管壁慢慢加入,以防濺失。
②用亞硫酸鈉還原高錳酸鉀時,不宜過量。否則產生混濁;量不足時,則呈現黃色。一般加到紫色剛褪去后,多加一滴即可。并注意比色管的磨口上不要留有高錳酸鉀溶液,否則干擾測定。
③所用濃硫酸應純凈,如被硝酸污染后,則使比色液變黃至黃棕色。
④變色酸試劑如果外觀顏色過深,應進行精制,制成0.5%變色酸溶液于冰箱中保存。
⑤標準色列顯色后穩定性好,放置1.5h以上光密度基本不變,在現場樣品驗證,發色后放置23h也是穩定的。